估波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查看: 351|回复: 0

[足球] 中国足球教育面临三座大山

[复制链接]

0

总参赛

0

总盈利

0

周盈利

超级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17364
精华
7
专家点
60

盘口精英奖最旺人气奖终生成就奖

发表于 2011-9-18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羊城晚报记者 陈晓璇 实习生 卜海霞

2014年世界杯和伦敦奥运会预选赛中,中国足球一如既往地令人心灰意冷,不论是男足还是女足。

在早已一片萧条暗淡的中国足球界,近来最大的兴奋点是大连万达承诺未来3年至少投资5亿元支持中国足球发展,其中,多项计划与发展青少年足球有关。

在这些背景下,足球从娃娃抓起这句老口号,似乎又有了新话题———中国的足球教育,要不要抓?能怎么抓?

广州,曾是中国足球的一片热土,容志行、古广明、赵达裕(微博)、彭伟国等一大批优秀球员都生长于斯。而今,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青少年足球教育却难有“插足之地”。如何协调足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矛盾、让这项运动真正重返校园?羊城晚报记者专门走访了一批广州传统的“足球名校”。

  社会氛围 想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

足球从娃娃抓起,口号喊了好多年,道理妇孺皆知。

历史上,广州不少中小学校就曾是优秀球员的 “摇篮”———广州市五中和海珠区后乐园小学、江南二小,至今仍是名号响亮的足球名校。在中国足球大环境不乐观的今天,这三所学校仍坚持着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的梦想,但现实中遇到的阻力相当残酷。

记者上午10点来到广州市五中时,校园里很是热闹,踢球的、打篮球的、游泳的……此情此景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在其他学校,这个时段一般是只闻读书声的上课时间。

据校方介绍,广州五中的足球生源最好,每年能招16至20人,其他学校都比不上。今年就有学校因为凑不齐一支完整的队伍,连比赛都没资格参加。

招生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大难题。“在义务教育阶段,足球特长生招生没有自主权,招生渠道被堵塞了。”后乐园小学副校长陈志才告诉记者,因为小学招生只限于户籍地段生,此外,家长已经成为发展青少年足球教育最大的“阻力”。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踢球就不好好读书了,即使孩子有天赋,家长也不允许。家长宁愿花高价让小孩去学网球、游泳,也不肯让他们参加免费的足球训练。”陈志才说,每年的足球生源都很不稳定,并有减少的趋势。2005年之前,每个年龄段还能招到10个人,近几年最少的时候只能招到3个人。每年招到新生时必须跟家长签协议,保证让小学6年都坚持足球训练,否则不少人会半途而废。

江南二小副校长潘健则认为,最大的阻力来自社会。“由于社会对中国足球的态度几近绝望,导致足球运动没有吸引力。”据介绍,江南二小可在全市范围内招收足球生,以前每年都有100多人慕名而来,现在是学校派人到各地去“挖人”,但收获的好苗子也很少。

“你看,以前很多小孩想当球星,现在怀有这种梦想的人越来越少了。”潘健说,以广州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赛为例,上世纪90年代有100多所中小学的球队参加,现在最多也只有40多所学校了。

教育体制 踢球难混学位,前途暗淡

有教育界人士指出,当前的教育制度与发展足球教育是格格不入的,足球想在基础教育中“插上一脚”,难度很大。

番禺星海青少年宫副主任程光煜也感叹,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巨大,连小学生都变成考试工具了,体育特别是足球几乎没有发展的空间。

“踢足球风险太大!家长把小孩送来踢球,结果没名利又没学位,教育部门不承认,社会也不承认,啥都不是。”大运会中国男足主教练金志扬曾这样评价。

原广州男子足球队领队、从1992年开始执教足球的广州市五中教师刘冠强感叹,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不少小孩即使有天赋也不愿踢球了,并且不少学校担心教学评估被“拖后腿”,也不愿招收足球特长生。

刘冠强告诉记者,五中一直坚守着足球,但其实在教学上承受着巨大压力。“当前学校的生命线仍然是教学质量,即分数或升学率,这恰恰是足球生的弱项所在。这也是很多学校拒收足球生的关键原因。”

据介绍,广州海珠区的足球特长生在“小升初”时,只有在区里排名前三才有资格被推荐上重点学校,但大多都被成绩卡住了,在这个环节,浪费了大量足球尖子生源。

足球生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没有出路,又怎能鼓励更多的人走这条死胡同?刘冠强指出,假如在学校评估中,能把足球生成绩单列出来,不再拖评估的“后腿”,那将有很多学校敢放手招生,也就给了校园足球发展一条生路。

其实,足球生中也不排除学习成绩优秀的,素质并不差。今年五中的足球生童炜就考上了北大。五中副校长王盟说,现在挑选足球苗子,也不只是看踢球的水平,还要看他的思想和文化课成绩,教练也不只是管足球,还要和班主任一起关心队员的学习成绩。

潘健则认为,现在有些少儿足球培养模式“过早职业化”,太功利。其实足球在中小学阶段应该是以普及为主,目的在于打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有些家长就怕孩子一踢球就得终身吃足球饭,并且,还认为足球就是粗暴、简单的运动,将来只会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其实踢球是需要用脑的,是需要结合智育的。”潘健说。

 足球经费 补贴杯水车薪,无以为继

记者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各地的足球学校遍地开花,但消亡的速度更快。在足球超级大省辽宁,最火爆的时候有70多家,现在仅剩几家在苦苦支撑。目前全国拥有30多万所中小学校,仅有2200所学校开展了校园足球运动。在这些学校里,收效显著的也寥寥可数。其中,升学压力无疑是头号关卡,经费不足则是另一个病根。

据了解,广州市足协每年给广州五中的训练补贴是:初中组每年6000元,高中组每年8000元,这对学校组队参加比赛的花费而言完全是杯水车薪。“2008年我们去美国比赛花了几十万元,2009年去土耳其比赛也花了30多万元,这些都是学校自己贴钱的。”刘冠强说。此外,经费不足也导致师资缺乏。目前广州很多学校都没有专业的足球教练。

发展青少年足球面临诸多难题,究竟有无出路?刘冠强建议,体育特长生,尤其是足球特长生可以在高考分数限制上有所降低,或者可以有加分政策。这样或许能降低家长对学生前途的顾虑,也有更多的人参加比赛,人员储备才有保障。


刘冠强也很赞成足球纳入基础教育。他指出,虽然操作起来有难度,也有很多客观上不可抗逆的因素,但是,假如在师资和补贴等方面给予保证,加上教育部门牵头和体育部门密切合作,多办一些大赛,完全可以把足球教育做好。

记者了解到,广州校园足球已确定了发展目标,将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建立一套以城市为单位的青少年训练体系。2009-2010年度,广州市通过各类比赛和各项普及推广活动,培养的青少年足球人口已达到10万人。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估波论坛

GMT+8, 2024-11-19 2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