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北京6月14日体育专电(记者林德韧)从下乡知青,到体育明星,他一路坎坷;从奥运英雄,到队伍领导,他一路辉煌。从拿下中国历史上首枚奥运金牌开始结下30年的体育缘,他的脚步踏出了一串崎岖而闪亮的足迹,冰与火的考验铸就了一个永载中国体育史册的名字 许海峰。
“能够在体育领域里做出优秀的成绩,首先是党和国家的培养,否则我也不可能参加这个项目的训练,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运动员,也不可能获得奥运冠军,”在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许海峰不无感慨地说道。
84年夺得奥运金牌,他一夜之间成为全国偶像;85年,他如愿加入了中国XXX,可以说,许海峰的体育人生几乎与党龄同步。50而知天命,对于现年53岁的许海峰来说,现任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的他,对体育已经是轻车熟路。毕竟,30年的体育生涯,已经占据了他人生轨迹的一大半。
见证中国体育30年变迁
1982年的6月5号,许海峰开始了射击训练,从一名供销社售货员当上了运动员,8月25号,只练了两个多月射击的他参加了安徽省比赛,一举打破了省纪录,获得第一名。以后又回到供销社干了三个月,到12月8号调到省队,再到被选入国家队,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夺得冠军,许海峰从开始转行到进入射击事业巅峰,仅用了两年时间。
获得奥运会冠军之后,许海峰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冠军的特殊意义,直到回国的班机降落,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国人热烈的欢迎后,他才渐渐明白,自己脖子上挂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块奥运会金牌。
一转眼将近30年,许海峰虽然一直在体育圈内,但角色却经历了不止一次的转变。1995年,有伤在身的许海峰转型成为射击队女子手枪组教练,在他的带领下,弟子李对红和陶璐娜先后登上了奥运冠军的领奖台。2003年,他又升任为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开始了领导工作,2004年,他调任到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开始主抓现代五项项目。
从运动员,到教练,再到领导,许海峰的30年,不断变化。在这30年里,中国体育的变化同样巨大。
“国家的变化确实也很大,”许海峰这样说道,“我练射击的时候,整支队伍只有两把进口枪,训练时候都不用,而现在的队伍,训练时候有一半都是进口枪。”
许海峰说,以前的国家射击队,每年到国外也就参加一两次比赛,而现在好多协会都是全程参加国外的系列赛。国家对体育事业越来越重视,现在在体育上的投入,相当于80年代的几十倍。不断加大的投入也产生了可观的回报,在体育人不断的努力下,中国的优势项目在逐步增加。2008年,中国代表团以51块金牌、100块奖牌的成绩占据了奥运会的制高点,再次创造了历史。
许海峰认为,中国体育在这30年来也为国家建设和国家荣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需要凝聚力的时候,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时候,中国体育发扬拼搏精神,给全国各行各业做标兵,也是模范。”体育可以在异地他乡升国旗、奏国歌,而这个功能其他行业无法替代的,许海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