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日前正式发布。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20年的下滑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与此同时,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却继续缓慢下降。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日前正式发布。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20年的下滑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与此同时,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却继续缓慢下降。就这一喜一忧,记者采访了本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组长、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邢文华,请他对调研数据进行了详细解读。
采访人:本报记者 王 东 点评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组长 邢文华
调研结果
与2005年相比,我国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水平继续呈现上升趋势,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肺活量水平也停止了连续20年下降的情况出现拐点,营养状况继续改善。
专家点评
城乡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进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营养结构的改善。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青少年形态发育水平的提高与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主要特点是,发达国家趋缓甚至停顿,发展中国家快速增长。具体到我国,城镇青少年的发育明显低于乡村。
调研结果
7-18岁中小学生,在反映学生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反映身体柔韧度的坐位体前屈,以及反映学生耐力的8×50米往返跑项目的测试中成绩均出现好转,在反映力量素质的握力测试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令人有喜有忧的结果。喜的是,中央发布了七号文件后,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对青少年体育的重视初见成效;忧的是,从监测报告结果看,只能说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20年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下降的幅度得以收窄,还不能看作是从根本上得到了好转。具体地说,这组数据只是取了一个平均值,也就是说还有很多孩子的成绩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而且还有几组数据和2005年相比是基本持平的。另外,有些数据的增长幅度也非常有限。
调研结果
我国19-22岁年龄组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进一步下降,但与前一个五年相比(2000年-2005年),下降幅度明显减小。与五年前相比,19-22岁年龄组男生的立定跳远、引体向上、1000米跑以及握力成绩均显示下降,女生立定跳远、仰卧起坐、800米以及50米跑成绩也都呈现下降趋势。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让人痛心的结果,从1985年到2005年,几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都显示,我国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在下降,本次调查再次告诉我们,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这与他们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忽视体育锻炼有直接关系。高考的压力让孩子们基本上没了锻炼时间,身体素质下降。到大学阶段,他们延续了高中的惯性,对锻炼仍不重视。另一方面,由于现在很多大学体育教育都采取俱乐部制,很多项目是选修,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全凭兴趣和爱好,势必会让他们偏门偏科,身体素质得不到全面的、均衡的锻炼和提高。比如说,长跑项目是很好的耐力锻炼科目,引体向上是很好的力量锻炼科目,体操是很好的柔韧锻炼项目,但我们到大学校园里看看,有多少学生会从事这些项目。
调研结果
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仍高居不下,其中7-12岁小学生视力不良率超过40%,13-15岁初中生为67%,16-18岁的高中生为79%,19-22岁的大学生为84%,这些比例均比2005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而且低年龄组视力不良率增长明显,城市7岁男女生的视力不良率均超32%,乡村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均超24%。学生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
专家点评
我们所说的青少年视力不良主要是指近视,而近视的发生绝大多数都与近距离用眼不合理、不卫生有关。我们在调查获取数据的同时,特意对这项进行了背景调查,结果发现,现在我国大中小学每天用在课外作业上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同时每天上网看电视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每个孩子每天的课余时间是很有限的,这个时间段应该是用来给孩子们玩或是体育锻炼的,如果挤占了这个时间,视力不良是必然的。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现在我国近视低龄化越来越严重,7岁城市男女生视力不良率超过了32%,乡村男女生视力不良率超过了24%。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信号,说明我们的幼儿教育小学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我们的幼儿教育不能再强调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科学调查表明,一个人的身体过度过早开发,只能引来早衰。
快乐体育不能流于形式
通过这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邢文华认为,尽管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20年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是,我们仍有太多值得总结和提高的地方,各级学校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中也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邢文华说,首先,我国现在各地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和落实并不均衡,甚至还存在着很大差异,在很多地方,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仅仅停留在应付检查,流于形式。有很多大中小学校长仍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仍在千方百计地挤占挪用孩子们的课外活动时间。另外,我们在提倡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时,往往对“快乐体育”存在误解,以为只有在锻炼过程中获得“快乐”才是“快乐体育”,殊不知,“快乐体育”的本质就是通过体育锻炼达到身心健康、心情愉悦。正是这种误区,才从理念到方法再到内容都容易出现偏差,从而降低体育教育的锻炼价值。
为此,邢文华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各级X府,特别是教育体育管理部门,应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精神,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投入;
二是中小学校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应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三是加大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的改善与配备力度,加强专职体育教师配备和现有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呼吁家庭和社会全方位关注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树立健康人才观和成才观。(本报记者 王 东)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