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馬會公布六月份的賽程表,因為跑馬地有工程進行,故此由六月的第二個星期三開始,該月所有賽事都在沙田馬場舉行,其中兩次是泥草混合賽,最後一個星期三為全泥夜宴。這三次賽事最高班次只有一場第二班80至100分1650米泥地賽。
事實上,香港已很久沒有舉行過高分泥地賽,最近一次已是2012年5月16日85至110分泥地1200米,結果由「高風格」取勝,之後最高分賽事只是去到100分,一直想不通為何馬會總是重草輕泥。
筆者在杜拜時問過練馬師鄭俊偉以及一眾馬主,問及他們在金沙軒錦標後有何部署,所得到的答案大致一樣,鄭俊偉曾想讓「好好計」先衛冕周日舉行的短途錦標,再到新加坡挑戰KrisFlyer國際短途錦標,但是現在已放棄了遠征新加坡大計,而有意在下季再次到杜拜參賽。
筆者感可惜的是,許多泥地好馬評分不斷上升,但牠們的出路卻像漏斗般愈來愈窄,例如剛在泥地1200米獲亞的「醒目波幅」,現已高達102分,想再跑泥地已不可能,還有破了泥地1200米場地紀錄的「左右逢源」。筆者建議馬會下季增加泥地賽的話,可以效法新加坡辦泥地級際賽,當地三月有膠地一哩冠軍錦標、魚尾獅錦標,八月則有Woodlands讓賽,都可讓泥地頂級馬發揮所長,希望馬會賽事部高層多考慮。張允峰 |
|